chainsawriot

Home | About | Archive

Reflexicology

報紙就是充滿了專家的意見。就算真的有專業背景支持的,我也懷疑他們是否被那些行政官僚架構影響,而令他們完全忘記了他們的專業知識。 上星期五的新聞可謂五花百門。某主席患癌、汽車炸彈、救生員罷工,其中一個不太受人注意的新聞,是一個可待因中毒個案。這個中毒個案是在最新一期的香港醫學雜誌刊登。 這個個案根本上就是一次醫療失誤,是私家醫生開錯藥方所致。 可 是,在之後一日的新聞,某位新任的醫學會主席在報紙指出可待因是可以處方給一歲以下兒童,而且十分保險地加多一句「但要注意份量」這種萬用回語句。但可惜 ...

reportercide

某報星期日的頭條,令人驚嚇地是「中國輸了球賽,日本輸了道理。」 引述內文指 「舉國矚目的亞洲盃足球決賽結束了,日本隊技高一籌,以3比1贏了賽事,中國的球員很有風度,球場內的球迷也自始至終保持秩序,日本政壇和媒體在賽前對中國的種種無理指摘,卻令日本輸了道理,也加深了中日兩國之間的裂縫。」 「日 本政府關注球員在中國作客的安全,要求中國政府做足保安工作,防止球迷情緒激動,避免賽場秩序失控,這本來沒有問題,可是,日本官方不滿中國球迷向日本隊 喝倒采,循外交途徑向中方提出交涉,卻是於理不合﹔日本傳...

Hong Kong, really a geek land too?

對不起,借用和改裝了gabe兄的某套作品的結語。 個人來說,我不欣賞某網站內的主流意見。 這個可能和我之前所講的「專家問題」有關。 到底何謂真專家,有人的的確確定義了何謂專家。 其中一個是有名的Hacker Eric S Raymond。我正在嬝炙L的一本書,他指出何謂「知道」和「專」。 「知道」只能夠令你用以有的知識去做出正確的決定。「專」令你有一種反射機能,不用任何思考,已經可以做出正確的決定。 在我自己而言,我永遠不會稱自己為專家,因為我沒有任何「專」所應擁有的反射機能。由其是電腦,...

Crick

最近,Francis Crick死了。可能你們不知道誰人是Francis Crick,如果讀Biology的人不知道他是誰就應該罰打屁股。就好似讀英國文學不知誰是狄更斯。 Crick和Watson是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人。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生物科技、份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 其實發現這個結構的不是他們,而是另一個人,他們兩人只是為這些結構進行分析,想出一個可以用來解釋各種DNA特性的說法。而這個說法,也令他們得到諾貝爾獎。 其實看看諾貝爾獎科學方面的得獎紀錄,沒有太多女性得過獎。有...

Researchers drowning in bureaucracy

今期的英國醫學雜誌標題是Researchers drowning in bureaucracy.當中有一個研究很有趣(但其實是惡夢)。例如研究人員平均竟要四十小時去填寫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批研究的申請表。另外,也有研究指 倫理委員會刪改研究步驟,令研究不能順利完成。因此,他們指出倫理審查委員會是一個官僚的架構,甚至是阻礙科學發展的機構。 官僚系統,就算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你我心目中都知道甚麼為之官僚系統。偉伯(Max Weber)定義了官僚。官僚系統包括了規定的工作程序、分工、多層式的管理系統...

Content analysis

上個星期六大生圍茅山健身院分支出兩個學術部門。 第一個是大生圍茅山科幻電影研究會。我們一起欣賞和研究了「鐵甲威龍」(Robocop)。鐵甲威龍裡面其中一個暴徒是ER裡的主管,即是已經死了的Rocket。 鐵 甲威龍一直是我十分喜愛的電影。在年輕時影響到我去看西片的,都應是這套電影。記得當然這套電影很受歡迎,但我沒有在電影院看過。哥哥在朋友處借了一餅錄 影帶,就是鐵甲威龍。當然覺得十分刺激,估不到只在卡通片的劇情和畫面竟然是真人。最勁的是ED209,十分真實。但由於當時看沒有字幕,一個小...

chainSAwRiotS

因為出糧身痕,講入了最近熱點人物鄭經翰的「風波裡的沙士」。 政府收過三份沙士調查報告,包括政府專家小組、醫管局獨立調查小組和立 法會的報告。三分報告的調查,動用的公帑可達千萬之譜。第一份指沒有人失職的政府專家報告,在開端有「楊永強查楊永強」事件,是一份令人氣憤的文件。到了 立法會的報告,卻只是點名批評某幾個官員辦事不力,沒有如外國政治如彈劾、減薪。對於香港政府官員的厚顏、無需民意基礎以及權貴出身,這些「批評」顯然對 他們沒有作用。反正五十萬人上街聲討,至今部份官員仍然是穩保烏沙,仍然瞼...

re-a-li-ty

商台某女高層要商台節目發表言論時回歸理性的處事方式,但事實上香港人到底有幾多人是理性的呢?在市場學的角度來說,這個「回歸理性」是不理性的。 我看地鐵上派發的報紙,連續幾日都有一些減肥用品的廣告。我試圖用「理性的處事方式」去分析這些廣告。 第 一篇指有一個「肚腩學」醫學研究權威Dave David指其藥物有效。我心想,到底有沒有人真的會叫自己做Dave David?(好像中國人改全名做「陳陳」或者「黃黃」。)而且那個人的樣貌十分Stock Photo。既然這個人稱為醫學研究權威,我就輸入...

Strange feeling in Chest

香港人,由其是作為管理層的,好像愈來愈反智。 言論自由一直是一種政治炒作工具,政府無論有任何行動,可能干涉到言論自由,都會成為壓力團體,政敵,以至傳媒、公眾、國際社會攻擊政府的把柄。 干涉到言論自由的行為,個人認為包括限制採訪,阻止反對聲音發言,又或者防止市民接收反對意見。(例如中共政府阻止網民瀏覽本網,也屬壓制言論自由的一種)甚至可以是極端的,如<一九八四>的真理部,修改過住的傳媒報導。 言論自由的侵襲,被壓制言論者永遠都是受害人。真正引致言論自由被壓制的,是擁有權力的既得利益者,以權力...

政治義弟

其實,人是有會去愛快要被淘汰的東西。可能因為有些人比較念舊。 例如Newton,至今仍有一大班熱心用家。另外,BeOS, OS/2等等也是。 明明這些東西快會被淘汰,但卻仍有人去愛它們。 也雪R他們,有部份是出於同情心態,也閉O因為他們的結局太悲慘,於是乎用戶仍然想去愛它。例如牛頓成為蘋果Steve Jobs回巢後的犧牲品、BeOS因為Be Inc被Palm收購而停止開發、OS/2因為IBM轉戰Linux而成為棄嬰。 在香港,到底有沒有這個現像? 例如港進聯,定必會在今屆立法會完全被淘...

賭仔自嘆

陳某首次在peer-review journal的文章,終於在今天出版的Sleep八月號刊登。可惜的是,暫時仍未可以在pubmed找到。 那篇文章是陳某聯袂在香港以研究兒童睡眠問題而知名的吳國強醫生撰寫。內容有關患有唐氏綜合症兒童肥胖和睡眠窒息症的關係的Research Letter。是回應de Miguel-Diez等的同類型研究。 Citation是: Ng DK, Chan C. Obesity i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Sleep Diso...

Brief History of Sport in Hong Kong

七八十年代,香港人其實不太喜歡運動,最少,沒有太多人喜歡公開地運動。運動沒有系統化地成為一種生意,也沒有太多人將運動和健康連結。當時市面上 將運動當成一種生意的,只有高尚外國人only的會所。另一個極端是,在市面上林立的「武館」,以及「茅山健身院」。原因是當時的黑社會中人,最需要強健 的體魄,以及精湛的武藝,才能在江湖撈。故此以前的龍蛇混雜地區,開了很多這些「運動館」。 記得讀書時期,元朗沒有的運動店。可能因為當時 Nike, Adidas, Jordan仍未是潮流指標。以前要買乒乓球...

華仔

民建聯的劉江華議員在其七月廿二日參選的做勢大會指出,如果民主派成為立法會的「大多數黨」,會令社會失衡。另外,他以足球理論指出民主派的鑽石陣 容會敗給他們。引述明報的報導指:「皇馬也是鑽石名單啦,曾幾何時。希臘隊原本也是寂寂無名,夠攞到冠軍啦。」最後,他指封咪名嘴為:「扮悲情,搏同 情」。 一個快要參加選舉的人,如果參選者真的向群眾傳遞以上的訊息,到底選民的意向會作出忝樣的轉變? 在蔡子強的「新君王論」一書,他以葉劉作例解釋政治不是一場辯論會。以上的論點聽落去好像很有理,以為作為旁聽者的...

Boring movie

一直很少在BT下載電影和音樂,可能因為仍然有「版權所有」的心結。可是星期六在BT找了一套電影來看。找來看的原因是,我沒有可能在香港看到這一套電影,也沒有可能找到這套電影的DVD。 這 套電影叫做revolution os(2001)。講的是open source軟件和Linux的故事。可是,整套戲都比較悶。由其是這套電影已經有既定的立場,例如反對Bill Gates的軟件。但是電影的意見一面倒來自open source community。沒有如Bowling for Columbin...

題材乾旱

開始發現這個日記有時有些題才開始重覆,例如同一事情重覆多於一次,而且使用同樣的立論和同樣的例證。最大的問題在於,這些重覆不是故意的,而是無 意的。也即是,我根本沒有記得某事情是否已經在日記討論過。這不但因為日記的題材開始乾旱,而最大的問題在於,本日記已經有九百三十多篇文章,已經達到人 腦能夠記得的極限。而且,本人的記憶力開始嚴重衰退。 也酗絞葽|貼上一套電影的影評,原因是寫到一半擱了在家中的eMac。肯定不是Spider Man/Troy。 ==--== 以下應是另一篇日記,名為「吞k...

Previous — 151 of 210 —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