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留意本人動態的讀者,都應該知道我之前曾經到訪過曼海姆。 上次一人走訪,曾經跟妻子說,要跟她再去一次,一起體驗那個地方。我做到了。 由於是第二次走訪,所以都比較熟行程。但到埗第一日,就試新的東西,就是購買多程 rnv 輕鐵車票。上次走訪時,一直是買單程票。今次由於計劃會由曼海姆到海德堡,所以買入多程票會比較經濟。 在鐵路總站旁的遊客資訊中心的女士建議我們可以在 rnv 車站月台購買,也可到月台旁邊的報紙檔買。到了月台,售票機的指示很複雜,我很魯莽的說隨便買,在售票機輸入可以去到海德堡的就成...
阿姆斯特丹是個很自由的城市,例如有紅燈區和寬鬆的大麻政策。我記得在史基浦機場的 Trein 站買到中央車站的票時,售票處的職員是個像愛迪梅菲般的風趣大叔,他叫我們 have fun and stay safe 。他其實說得沒錯,因為中央車站位置同時是阿姆斯特丹的旅遊區,人多得很。而且,有很多青年聚集叫囂,令我時常聯想起旺角,不想久留。我在此地只買了些 Stroopwafel 作手信和自用(這個東西實在太美味了),已經不太想再去那個地方。 阿姆也並不止有市中心,是巨大的一個城市,有其他美麗的...
前言:在九月廿日至十月十日期間,我和妻子到了歐洲,一半時間是參加兩個學術會議,另外的時間是遊覽。 今次歐洲之行走經了幾個城市,分別是英國牛津(因為會議是在牛津大學)、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德國的曼海姆、海德堡、紐倫堡和柏林(因為另一個會議在柏林洪堡大學)。 出行之後,總是一身外國帶回來的垃圾,想從帶回來的垃圾回顧一下這次歐洲之行。雖然叫 Around the Europe in 20 Trash ,其實未必一定是 20 嚿垃圾,可能更多、可能更少。 第一站的英倫倫敦和牛津之旅沒有產生太多的垃...
圖: Tyler Vigen 數據愈來愈多,很多人都認為處理數據的技能重要。沒有新聞不需要數據,只是多還是少。人人都談數據新聞 (data journalism) ,數據新聞都是新聞, The Element of Journalism 一書說新聞的第一要務是講出事實的真相 (‘Journalism’s first obligation is to the truth’),意見是很廉價的。要從數據中找事實 (fact) ,例如找出兩條時間序列之間有極高相關性,這只是找出事實。但單單是講出...
第二個月發現學 Grammar 好難。原因是本身就不太熟英文 Grammar 的術語。 我發現在學英文 Grammar 時,老師是從來沒有講過 Word Order (Wortstellung) 的問題。這變成了學德文時的一大問題。 德文的 Word Order 跟英文有很大不同。但如果要 generalise ,也是可以的。但要搞清,先要認識動詞的術語,這一點也是學英文 Grammar 時沒教的。動詞可以變位 (Conjugated) ,代表動詞可以根據主語人數、時態等等變化。例如 I ...
我學母語一個月之後,我覺得我只會學到講爸爸媽媽。我第二種學的是英文,在幼稚園學,一個月之後應該學識幾個生字。 一直覺得自己沒有語言天份,之前曾經試過自學日文,失敗,也許是因為我當時只為打機,而事實上不會日語打機都不成問題。現在我三十幾歲人才學第三種語言,就是德文,學了一個月。我覺得我是處於幼稚園的水平。 現在學外語,是有目的。上文提到我從小嚮往德國,但我三十幾年來都沒有想過去學德文,也許是被學日文失敗的經驗打沉,另一個可能是從小都很少接觸德文,相反日本卻可見於電視、雜誌、遊戲、音樂。香港流...
工務關係,於德國曼海姆 (Mannheim) 工幹。 不暪你說,這是小弟三十幾歲人第一次遠行,因為是工幹關係機票及部份酒店有大學贊助,我此等窮鬼方能成行。第一個出遊的地方是自小已響往的德國,我覺得很幸運。而更幸運的是,我去的不算是熱門德國旅遊城市。我本來是有想過在曼海姆工幹後轉到法蘭克福或海德堡旅遊,但最後卻選擇只留在曼海姆。曼海姆這個城市,我自己本來都不太認識,是因為工幹才進行研究。此城港人最熟悉的德甲沒有球隊參賽 ((其實此城的球隊曾是德甲前身聯賽的冠軍)) ,難怪不少自稱德國通都未...
之前曾有篇文談過天天都是九二九,這一篇也是承接上一篇的命題。 九二八快將一周年,報章當然就要找來佔中三子學聯學民仔來訪問。到底那場運動他們是否主角,公眾自有其論述,網上鬧爆言論有之。革命之失敗,我不會將責任只加諸於那些在鎂光燈下的人。 不要再欺騙自己,從雨傘革命找一點半點來承認成功。從任何角度而言,雨傘革命是失敗的。 你可以說,雨傘革命只是一場戰事,不是一場戰爭。盟軍也不知輸了幾多場戰事,最終在二次大戰勝利的是盟軍。所以 2014 年輸了是不要緊的,終於會勝利的。 其實我也很想這樣想的,...
不知為何,寫數據新聞的人都好喜歡寫 Blog 呀、拍 YouTube 之類,講講每件製成品的「製作特輯」。 ((以前有位由 diaryland 識的網友說我是藝術類人士,喜歡表達自己。但事實上,我不太會表達自己,可能是我已過了寫 blog 的熱情期,那個喜歡表達自己的假像已變回不會表達的本尊。)) 如果要講這個任務的一件事,就是我由數據都未有直至周日刊出第二篇文,總時間是十二日。 ((github 是有紀錄的)) 在十二天裡,我寫了收集數據的軟件、分析數據的軟件、寫了兩篇 featur...
Previous — 11 of 209 —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