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den wir Helden für einen Tag

Home | About | Archive

德國二線城市曼海姆給時常要爭世界第一的香港之啟示

Posted on Oct 31, 2015 by Chung-hong Chan

工務關係,於德國曼海姆 (Mannheim) 工幹。
不暪你說,這是小弟三十幾歲人第一次遠行,因為是工幹關係機票及部份酒店有大學贊助,我此等窮鬼方能成行。第一個出遊的地方是自小已響往的德國,我覺得很幸運。而更幸運的是,我去的不算是熱門德國旅遊城市。我本來是有想過在曼海姆工幹後轉到法蘭克福或海德堡旅遊,但最後卻選擇只留在曼海姆。曼海姆這個城市,我自己本來都不太認識,是因為工幹才進行研究。此城港人最熟悉的德甲沒有球隊參賽 ((其實此城的球隊曾是德甲前身聯賽的冠軍)) ,難怪不少自稱德國通都未必認識此城。
以人口排名,曼海姆是德國排名第 19 的城市,比起大家腦裡的德國大城市如柏林、漢堡、慕尼克、科隆和法蘭克福,曼海姆無疑是德國二線城市 ((其市的網站也自稱曼市是德國二線城市)) 。在曼海姆所在的巴登-符騰堡州 (Baden-Württemberg) ,其他城市如斯圖加特(Stuttgart)和海德堡(Heidelberg) 也比其有名。但這個二線城市有深厚的歷史,當中以該城市發明而知名,最知名的例子要數 1817 年 Karl Drais 在此城發明單車以及 1886 年 Karl Benz 在此城發明有內燃機的汽車。直至今天,福布斯雜誌仍將曼海姆視為全球最具創造力的城市之一
但二線城市都有其特色,曼海姆沒有高樓大廈,我見過最高的建築物都不過二十層樓。市中心地段因為歷史原因是以格仔方式規劃,亦因此此城有別名為「方格之城」 (Quadratestadt) 。此城人口只有三十萬,只比香港天水圍多一點,但此城的社群感覺濃厚,人的眼裡沒有香港式的戾氣,生活節奏沒有香港的快,市民大多過著閒適的生活。
一個人遊覽此城給我極大的文化衝擊。第一點就是人民的生活風氣。走到城市的每一端,都會見到有人拿著書在讀。城中的大書店 Thalia 單是市中心就有兩家,還有無數的小書店和二手書店。 ((大書店 Thalia 除了一個書架賣英文書之外,其他全是德文書。)) 單單是一個曼海姆火車總站 ( MA Hauptbahnhof )就有三家書店。 ((由於市內有知名的曼海姆大學和幾家藝術學院,美術產品和文具店也相當多。)) 香港市容一部份的巴士、地鐵幾乎人人篤手機的情況在曼海姆不甚常見。我在想,為何德國至今仍然強大,坐擁歐洲一哥地位,是不是因為市民仍然渴求知識呢?
漫走曼海姆,你會發現此城肯定不是一個像香港那樣積極發展旅遊業的城市。城市標語、路牌的都是德文,沒有見到太多英語。 ((更不要說其他語言,如漢語)) 我遊訪了市內兩處較像旅遊景點的科技博物館 (Technoseum) 和湖公園 (Luisenpark) ,仍是全德文。交通工具只有高速火車 DB ICE 有英語報站,而電車只會在曼海姆火車總站報站 MA Hauptbahnhof 後報上英語 Mannheim central station ,其他站一律以德語報站。商店店員會跟樣子明顯是遊客的我講德語,我也盡量聽。只有在完全聽不明的情況下才表示聽不會德語,他們才會講英語。德國人以其德語文化為傲,他們明確地知道公共交通、博物館甚至商店的主要服務對象是說德國語的德國人。這與香港離地的作風不同,例如中產家長教小孩廣東話沒希望只與子女講英語、商店店員 ((甚至大學職員)) 要奉迎地講普通話、地鐵報站要用三種語言。到底我們可否做到德國人的地步,對自己所用的母語廣東話帶有自豪感,不要對外來的語言如此卑恭屈膝?
對我來說最大的文化衝擊,是在星期日走上街道。
雖然公共交通仍然運轉,但九成以上的商店都關門,當中包括跨國公司如 H&M 。絕大部份食肆也關門,只有如麥當勞之類的美式快餐店仍然營業。超市、書店、便利店在星期日一律關門不做生意。
但星期日街上仍然有人在行,朋友在街上、公園談天說笑。有人在街道跑步。上述的博物館、湖公園充滿一家大細,家長可以與子女共聚天倫,而不是連星期日都要親子相隔。
德國是全世界工時最短的國家,每周工時平均為 35 小時,每年平均有 24 天有薪年假。 ((香港平均工時是每周 50 小時,每年平均有薪年價是 17 天,在全球排倒數第 7 位)) 但從其經濟發展就知,他們不是偷懶,而是有效率。工時短的好處是真的做到 Worklife balance 。下午四五時就會見到很多人跑步、踏單車、放狗散步。也因為工時短的關係,我從沒有見過曼海姆有出現過外藉家傭。 ((事實上德國等等先進歐洲國家沒有外藉家傭的需求,故此從來沒有就此立法)) 家長可以好好管教子女,無須事事假手於人。
看在香港僱主的眼裡,香港人如果要求工時短、星期天關門甚至甚麼 Worklife balance ,就是懶,是傷害營商環境。
香港中產追求子女同樂、子女能接受高質素教學 ((德國教育幾乎是免費的)) 、交通方便等等生活質素,在德國二線城市幾乎每個打工仔都在享受著。當然,德國稅率高 ((薪俸稅可高達 45% ,另加消費稅 19% )) ,但因為沒有高地價政策,城市的一切動力沒有被地產商所扼殺,商店不會因為租貴而全年 365 天都要營業。
香港事事都要爭第一,例如香港幾乎每年都是美國傳統基金會全球最自由經濟體,而城市亦因為要接待旅客(和只留在香港數小時的「旅客」)而令城市面貌和政治風氣嚴重扭曲。到底香港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 政府、商界在推銷政策時,聽得最多是「經濟發展」四個大字,但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城市曾經追求過「生活質素」和「人民素養」。


Powered by Jekyll and profdr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