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sawriot

Home | About | Archive

艱難的投票

Posted on Nov 8, 2011 by Chung-hong Chan

誰當選、誰落馬,我不關心。選民群體作出了他們的選擇,無論議員是因為甚麼原因當選,選舉結果是時代精神 (Zeitgeist) 。例如某時代大部份人心裡只有利慾,其他議題都漠不關心甚至厭惡,選舉結果就會反映出來。
我關心的,是制度引致有投票意慾的選民不能投票。投票日我在想的都是這個問題。
例如海外工作的選民能否投票?醫院留醫的病人可否投票?
現時服刑人士是可以投票的。政府反對醫院設立投票箱,是因為醫院為開放地方,政府無法確定病人選民重覆投票,這與監獄的禁閉情況不同。
多年來,政府都用低科技得很的技術,去防止選民重覆投票。方法是規定選民必需要在特定的票站投票,票站有一張 hardcopy 的身份證號碼列表,選民投票前要查身份證,票站人員就在列表上劃去身份證號碼。當我們人人手有一張智能身份證,全港都幾乎有互聯網覆蓋,我不知道為何政府非要用此低科技方法不可。如果選民資料電子化聯機,以中樞數據庫紀錄選民是否已投票,投票過程仍可以使用紙選票,點票仍是以人手投票。 ((也可使用 RFID 或 QR 加速選票分類)) 選民就無需要只在某特定票站投票,海外選民也可以在當地大使館或代辦機構投票,亦無懼重覆投票的問題。圖書館、醫院管理局每天的數據交通量不見得比投票少,但也做到了全港數據電子化聯機。 ((有關醫院管理局的電子數據庫,是有限度聯機。聯網間部份醫療數據並無聯機。)) 如果我們相信香港會民主化,未來香港將會愈來愈多大型投票,甚至有極低可能發生的全民特首普選,但為何我們的政府卻還不將投票逐步電子化?明明政府掌握全港市民的身份電子數據,卻仍要選民登記,而不是像鄰近地區市民夠十八歲自動成為選民。投票權是要申請的,而不是賦予的。就算市民獲得選民資格,卻仍要每屆受亂點、亂轉票站折騰。投票總是要有重重關卡,處處設限,投票要變成艱難的行動,而不是將投票手續像政府廢噏經典的「以人為本」為原則去簡化。這不啻反映政府對民意授權的重視程度。


Powered by Jekyll and profdr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