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與妻子談到近來時常幻想的事兒。
假如《大豐收》要出書,如果只有八萬字的話,會否太少,是否應該像金庸的《雪山飛狐》那樣附送《白馬嘯西風》,買餸搭蔥地連同一個短篇?又想,到底應該搭那一個呢?是《小裂縫》還是剛剛寫好的《小錯字》?最理想應該是《小錯字》吧,因為都是屬於揭示地產、黑社會、傳媒、政府黑幕的「田基系」。而《小裂縫》,則是屬於高等學界黑幕的「港中系」故事。
內頁要用些甚麼紙呢?個人較喜歡用微黃色的紙,漂得太白的紙,令人看得不舒服。內頁不需要甚麼花巧的排版,但一定要直排,我頂唔順國內小說的橫排中文。內頁的排版,參考城邦系列的推理小說那種悶蛋設計就可以了。
封面又怎樣呢?我想是像六七十年代市街有售的廉價小說的設計,愈像老翻愈好。最理想的封面,是可以找董老董培新先生出山為小弟繪畫封面插圖,而《大豐收》三字,必不能用電腦植字,而要用手畫的美術字。這個網誌有不少中古小說封面的資料,不少是出自董培新先生的手筆,我想像中的封面就是這個樣子。
現實是,如果真的如我想像出來的方式推出市面,這樣的書有人買嗎?最近看了黃碧雲女士在書展的訪問,她說:「不。我並不希望有太多讀者。因為我的作品是很安靜的,人一多便吵。」
幾英!現在我的作品也很安靜的。
更現實是,我寫的東西根本沒有人會想出版。想這些東西,根本就是「大妄想」。這席談話,是以嘻嘻哈哈作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