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sawriot

Home | About | Archive

Anatomy of a successful meme

Posted on Aug 30, 2010 by Chung-hong Chan

講起迷因,其實有點欲罷不能。我們可以再次將一個迷因解剖,甚至回顧一下成功的迷因的歷史。
網上流傳的「CNN 消息」,原文是這樣的:

CNN證實,三名中槍遇難者乃被菲律賓警方誤殺,其中一名靠牆的遇難者,則在警方用大鐵槌敲打車窗時直接擊中頭部置死!(請各位將呢段內容貼在你的WALL上,一起還槍手一個公道,指證呢班無能警察!)

當然,之前已經講過, CNN 網站找不到有關的新聞。最近本港的解剖,證明死者是被 M16 的子彈所傷致死。兇徒及警方都有用過 M16 ,所以暫時難以證明誰人發射子彈。到了這一步,有看過 CSI 或法證先峰的朋友,會知道是需要進行彈道鑑證( forensic ballistics )。因為槍管的彈道不平,會在彈頭及彈殼上留有磨痕。每支槍槍管不平的狀況不一,彈頭及彈殼的磨痕亦有異。通常要用顯微鏡檢查子彈磨痕及槍械的槍管,就像檢查槍械的手指模。我想,發佈這段極速 CNN 消息的朋友,並不明白甚麼是鑑證吧,以為甚麼都可以說了算。可悲的是,不單網台都有人信以為真,連台灣電視節目也以此高談闊論

回歸正傳,其實迷因成功重點不在前句,反而是下一句:

請各位將呢段內容貼在你的WALL上,一起還槍手一個公道,指證呢班無能警察!

之前講過,成功的 Meme 是有三個特點:長壽 ( longevity )、高生殖力 ( fecundity )及複製保真( copying-fidelity )。本來,迷因的生殖力及複製保真能力,是取決於信度( Reliability )及效度( Validity )。例如:「 1 + 1 = 2 」這個迷因,不停寫於書本中,每個人讀過數學都有學過,就是因為信度及效度高。至於信度及效度的定義,有讀過心理統計學( Psychometrics )的朋友,都可能知道是甚麼意思。假如以擲飛鏢作比喻,高信度代表擲飛鏢時,常常可以擲中同一個位置,但不代表會擲中紅心。高效度代表擲飛鏢時,會擲中紅心,但卻不代表可以時時擲到。故此,信度和效度要同時都高,才會「常常擲中紅心」。轉回現實語言的說言,信度是指解釋非常一貫。效度是指解釋與現實相乎。
上述 CNN 消息,無信亦無效,但為何傳播廣泛,我想那句叫人盲目貼上 Wall 去「還槍手一個公道,指證呢班無能警察」有關。鼓勵人「貼上 Wall 」,複製時就會原文照錄,確保保真。而「指證呢班無能警察」成為了複製此一新聞的原因,人人覺得複製此消息代表伸張正義,令生殖力提高。我們看看世上成功但信、效俱低的迷因,無不是有這類的呼籲。至於是何種迷因,就自行意會一下。
Internet 中興之時,流行 ICQ ,我們早可看到有類似的 Pattern 。我猶記得在我中學玩 ICQ 時,常常收到有 ICQ 朋友傳來消息, ICQ 的開發商 Mirabilis 有意收費,只有將消息轉寄給 Contact list 上的十個人, Mirabilis 就會給這位用繼續免費使用云云。我想,有玩過 ICQ 都有收過類似的消息吧!但現實如何呢? ICQ 至今仍然是免費, Mirabilis 亦已將 ICQ 轉賣給當時的巨頭 AOL ,最近 AOL 更將它賣給俄國公司 Digital Sky 引起軒然大波。香港網民亦已甚少用 ICQ ,轉投 MSN 者多。
我記得,當時的 Mirabilis 曾在網頁公開發表聲明,表示這類收費消息純為訛傳,可是用戶仍是熱傳有關消息。 這是互聯網信、效俱低,但仍然成功熱傳的 Meme 之歷史典範。我想我第一次收到,是 1997 、 98 年,距今已 12 年。
同一條橋,過了十多年仍然 Work 。現在的 Social Network 時代,我有收過不止一次有朋友傳來 Facebook 收費的傳聞,而且信誓旦旦指由 2010 年開始收費。方程式是一樣的:將消息傳寄,就可以證明是活躍用戶,繼續可免費享用 Facebook 服務。
自私的迷因,就是這個意思。
傳統智慧有云,有麝自然香。信、效俱佳者,自會有人傳頌。我未見過有人會叫大家將 1 + 1 = 2 貼上 Wall 。但是,每當大家見到自私的迷因的特點,如鼓勵大家盲目複製的,就真的要小心。


Powered by Jekyll and profdr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