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den wir Helden für einen Tag

Home | About | Archive

七色部落:東莞牌

Posted on Feb 7, 2010 by Chung-hong Chan

嶺南地處一隅,關山萬里,具天然屏障阻礙北方文化入侵,故此廣粵文化保存古代遺風,實不出奇。中國古代遊戲,多在廣東一帶保存下來,也於廣東演化。本文主角「遊糊」(廣粵土語讀作「遊撫」)用的牌在香港俗稱東莞牌,中文文獻有稱碰和牌,英文文獻稱為棍牌( Kwan P'ai / Kun P'ai / Stick cards ),是明代馬弔進化至晚清麻雀之間的東西。除 TVB 古裝劇會描述馬弔與現代麻雀一樣之外,史實的馬弔其實類似鋤大D,與現代麻雀玩法大相逕庭。現代麻雀打牌、摸牌、造牌、上牌、開槓和食糊等,是從東莞牌而來。

牙骱戰實驗室

東莞牌可玩多種遊戲,香港流行的俗稱「遊糊」。各地玩法都有差異,今次介紹最基本玩法。由於我都不知道「遊糊」遊戲玩法,本文乃係綜合母親大人教導及翻查人類學家對廣東傳統遊戲的研究論文而成。要買一副東莞牌,不是去「豆豆城」,可到紙紮舖碰碰運氣。另外,香港甚至全世界,應該只餘一家東莞牌印刷廠。

一副東莞牌,可分為三個花色,分別是餅、公和條。每一個花色,有么(即一)至九點牌。於是乎可以有么餅至九餅、么公至九公和么條至九條。每一張牌有四張重覆。需注意的是,么牌有六款,分別稱為蛇條(么條)、乞兒(么公)、蠄蟧(么餅)和不屬於任何花色的紙花、大紅和小紅。另加四張鬼牌,作百搭用。即總共 ( 9 張 x 3 花色 x 4 ) + ( 3 不屬花色么牌 x 4 ) + 4 張鬼牌 = 124 張牌。初學者最難是認牌。認花色較易,但認點數較難。不妨在牌上需寫上點數,待認得圖像後,再玩沒有寫上點數的牌未遲。

食糊單位,是由「真對」和「假對」組成。真對,就是兩張牌是花色和點數都一樣作一對,例如兩張二公。假對,是兩張牌花色不一樣,但點數一樣作一對,例如二條對二餅。遊戲目的是要用十六張牌組成最少「五真三假」食糊,當然也可「六真二假」甚至「八真」食糊。另一個特別食糊方法,是「八假」,即八對都是假對。鬼牌作百搭可與任一張牌組成真對或假對。一般鬼牌會用於真對,除了要食「八假」。

遊戲可二至六個人玩。洗牌過後,先出牌的玩家(第一局可隨便一玩家擔任,第二局起由上局贏家擔任)拿四張,其他玩家輪流拿三張,直至先出牌玩家得十六張牌,其他玩家有十五張牌。其他餘牌放在一旁。

執拾手頭上的牌後,有十六張牌的玩家,先廢棄一張牌。

逆時針下家可選擇要上家廢棄牌作一對。可組成真假對都可以。但拿了廢棄牌成一對的,要亮出來,再廢棄一張牌。手頭上只應有十五張,與麻雀上牌雷同。亮出來的假對,也可以用廢棄牌抽換成真對。

玩家覺得上手廢棄的牌無用,可選從餘牌摸最面的一張,再廢棄一張。記著手頭上只應有十五張。是否與麻雀很相像?

一直抽換至有人食糊勝出。由於食糊組合一定是八對即十六張牌,食糊牌是自摸或者有人廢棄出來。自摸沒有甚麼限制,但取其他玩家廢棄牌食糊就較多限制:食糊是無需等上一家,任何一家廢棄糊牌,都可以取來食糊。么牌食糊必需要自摸,不能取人家的廢棄牌食糊。

食完糊要計總共有幾多對。食糊一方,要計算有幾多真對,假對不計。取人廢棄牌成真對食糊,此真對可雙計。此外,以下真對亦可雙計:大紅、小紅、五公和八公。一次獲得四張同色同點牌,即起槓,也雙計(共四對)。「八假」食糊全數雙計,必是十六對。圖中一手牌,有八對。可多做練習計算對數。

各輸家要進行「頂」:只計算手頭上真對數目,上述的雙計原則(大紅、小紅、五公、八公、起槓)有效。輸家與贏家的對數相減,得出輸家輸幾多對,紀錄下來。每局贏家紀錄對比輸家勝出的總對數,為正分。如圖中,食糊一方對比負方多三對,即有正三分。重覆對陣至一方獲得指定分數(如三十分)為最後大贏家。
注:有可能是輸家反比食糊一方對數更高,屆時輸家可得分,而食糊方無分。

後記

今次與前文不同,之前介紹紅心、雙陸棋,我都可以教大家玩。今次我和大家一樣,都是學生,所以沒有甚麼致勝之道分享。但我被東莞牌的歷史深深吸引。東莞牌是麻雀前身,就像爬蟲及飛鳥之間的始祖鳥,是夾在歷史窄縫。東莞牌發明年期,最早的有說是在北宋年間,一般都說是明清之間。在互聯網上找這個遊戲的玩法,是找不著的。身為一個遊戲愛好者,要有博物、傳承的精神,為後人留下一個可供搜索的文本,永誌紀錄,現代語言謂之「文化保育」。其保育價值有二:其一是漢學家務謹順爵士( Sir HW Wilkinson 1858-1930 ,曾任英帝國駐華及駐韓總領事)認為東莞牌不單是麻雀始祖,更是西方撲克牌的始祖;其二是中古文學作品常有打東莞牌的情節,如《紅樓夢》四十七回就有打東莞牌「打龍通」的描述。既然溫總用過的大聲公都可以是國家一級文物,在香港保育下來的東莞牌是國家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香港政府是不會像保育中環般豪花公帑十億保育東莞牌,或許是不可建新樓盤吧。內地傳媒報道廣東東莞南北打通之後,這個原產地只有幾位長者會玩東莞牌。反而香港原居民如新界圍頭及蜑家艇戶(他們都是明朝遺民啊!)將東莞牌這種廣東文化精髓的原貌保存下來。港人凡事以西、北馬首是瞻,自廢南方文化武功。小夥子多會玩西方傳來、商業味濃的 UNO® ;青年一代卻只玩北方傳來、以毛派共產語言命名的鬥地主。香港會玩東莞牌的人,出現嚴重人口老化。不加以推廣,香港殘存的東莞牌微弱火星有熄滅之虞,步原產地東莞的後塵。當為政者都只將南北交通當成經濟問題看待,盲吹甚麼經濟效益,但從不關注民生及文化的衝擊,香港只會慢慢變成縱然有啟發後人之功,但其實只是等待湮沒的殘年始祖鳥。

(以本文紀念生前熱愛遊糊的祖母)

參考文獻:

Wilkinson HW. Chinese origin of playing cards. Th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s 1895; VIII: 61-78.

Culin S. The game of Mahjong. Brooklyn Museum Quarterly 1924; XI: 153-68.

魯言. 《香港賭博史》廣角鏡出版社 1978 年

---

原文刊於 2009 年 12 月 20 日明報《星期日生活》版。這裡要寫一個「後後記」。就是文章刊登後,博客 The Suffocated 為本文的歷史細節進行補遺。非常感謝!
文中的東莞牌實在不是《清稗類鈔》的遊和牌,因為不如其形容是「六十葉(頁)」。根據郭雙林及蕭梅花著的《中國賭博史》,遊和牌與宣和牌玩法類似。( 212 頁)我文中的「遊糊」,實質上只是元朗公園仔阿婆及圍頭佬口中的「遊糊」,或許沒有太多歷史文獻可以查證的,我是在訴諸坊間,或者是一個 fallacy 。夾硬要拉來的,可找來郭及蕭在《中國賭博史》( 271 頁)在考究麻將起源時所指:

第三種認為馬將是馬弔與碰和牌結合而來。近人認為:馬弔中的默和及碰和統稱「遊湖」。

再一次感謝 The Suffocated 為拙文補遺。

可能你會發現,平時是在星期五就會將上期貼在本博客,為何今天卻會在星期日?因為我至今早《明報》出版才知道本星期是刊登我的文章,我還以為今天是到上網這個題目,下周才到我。今次未及通知各位鄉親父老買報紙。重新講多一次,今日星期日(二月七日)的《星期日生活》,又輪到小弟文章刊登,敬請留意。請大家多多支持七色部落,支持電鋸。

參考書目:

郭雙林、蕭梅花著《中國賭博史》 文津出版社出版 台北 中華民國。初版一刷 民國 85 年(公曆 1996 年)。


Powered by Jekyll and profdr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