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了學拼音,才發現我是連英文字母的讀法都讀錯。報章雜誌常常教名牌的正確讀音,但其實很多港人連字母都未識讀,包括我。以下是正確的拼音,請大家都試下讀一讀。
A /eɪ̯/
雙元音。可參考 BBC eɪ̯ 的讀法。澳洲人會讀成 /æɪ/ ,主要是個口再張開一點。
B /biː/
爆破音 /b/ 加長原音 /iː/ ,一般都不會讀錯。
C /siː/
摩擦音 /s/ 加長原音 /iː/ ,一般都不會讀錯。
D /diː/
爆破音 /d/ 加長原音 /iː/ ,一般都不會讀錯。
E /iː/
單純一個長原音 /iː/ 。記住, /iː/ 不是讀作「伊」。又可參考 BBC 的示範。
F /ɛf/
F 讀音注意只是不要讀成「 F 符」。那個尾音無需太過誇張。
G /dʒiː/
這個字開首的是一個 /dʒ/ ,屬破擦音。不要讀成「芝」。
H /eɪtʃ/
上面 A 已經講過 /eɪ/ 。後面的 /tʃ/ 其實是 /dʒ/ 的無聲帶震動版本(即清音)。不是讀作 「 H 廚」。
I /aɪ/
/aɪ/ 又是一個雙元音。參考 BBC 。
J /dʒeɪ/
不知怎樣用文字解釋。 /eɪ/ 雙元音唇形是會變動的(像是拉長了),一般港人的讀法是不變的。
K /keɪ/
清音 /k/ 拼讀 /eɪ/ 。
L /ɛl/
總之不要讀成「ɛ 奴」。雜誌 elle 的法語讀法,就是 /ɛl/ 。斷不會將「 elle 雜誌」讀成「ɛ 奴雜誌」吧。
M /ɛm/
口合,氣是要從鼻孔出。
N /ɛn/
口開,舌頂上齒,氣就算不是從鼻孔出,都感到鼻翼震動。
O (UK) /əʊ/ (US) /oʊ/
港人多數讀成 /oʊ/ ,由其是講「 O 晒咀」那時。英式讀法可參考 BBC 。
P /piː/
和 B 近乎一樣,一清一濁,無太大難度。
Q /kjuː/
不要讀成 /kɪl/ ( Kill )。分別是, /kjuː/ 的 /uː/ 是圓唇到只有一個近乎閉合的小孔,舌是退後的。 /ɪ/ 是舌尖頂住下齒,唇也開得較大的。
R (UK) /ɑː/ (US) /ɑr/
無論英式美式都不是「 ɑː 奴」。英式可參考 BBC 。 ((我讀拼音的地方,老師教口要張得盡量大,比 BBC 的示範大很多的。舌一樣是退後。))
S /ɛs/
大多數人都會讀的了。尾音不需太長,別讀作「 ɛ 匙」。
T /tiː/
與 D 是一對的。
U /juː/
與上面 Q 一樣,注意 /uː/ 的讀音。
V /viː/
/viː/ 的 v ,是應該用上齒接觸下唇發聲。很多人讀成 /wiː/ ( We )。
W /ˈdʌbljuː/
其實係 double-u ,難字很少讀錯的。主要記住重音是在前面的音節 /dʌbl/ ,而不是 /juː/ 。
X /ɛks/
這個字母我想是最多人讀錯的了。多數讀成「eig 匙」( eig 像是打噎的廣東話「打思 eig 」的 eig )。這個字的讀法第一部份是 /ɛ/ ,聽聽 BBC 怎樣發。之後的 /k/ 音,是不發的,但是仍會做發音動作,就是用舌頭中部頂上軟顎。最後連發 /s/ 音,就是平時的 s 音囉。
Y /'waɪ/
上需的 I 已經講過 /aɪ/ 。再拼讀 /w/ 音。
Z (UK) /zɛd/ (US) /zi:/
香港人常讀成「二 set 」。先要掌握了 /z/ 的讀法,與 /s/ 的分別。即是 zoo (/zuː/)和 sue (/suː/)的分別。 zoo 是在牙縫有震動的,而 sue 是沒有震動的。英式發音是有尾音 /d/ 的,但發得相當輕。美式發音是發長原音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