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den wir Helden für einen Tag

Home | About | Archive

民智論之二:科學及不科學

Posted on Oct 12, 2009 by Chung-hong Chan

今早與妻子在巴士上討論,不合邏輯的東西,又如何?為何人們都接受不合邏輯的東西。
我想到的是:為何人們都接受不科學的東西。不是嗎?智慧設計論、命理 ((部份風水可能科學,例如天花爛,會令家人皮膚及呼吸不好,就是因為天花的灰水掉下來引起敏感。而不是甚麼神秘力量引致的。命理較偽科學,例如看看掌紋、計算名字的筆劃知道未來。)) 、負離子.也有為政治意識形態服務的偽科學如 Lysenkoism 等等。似乎證明了一件事不科學,又如何?一樣有人信。科學大晒呀?邏輯大晒呀。
那就要回到科學到底是甚麼。科學是旨任何系統性的分析知識,或使用規定的合理方法獲得結論,而結論可用作預測現實或理論上的結果。 Karl Popper 認為科學的判準,是可偽證( Falsifiability )。甲用某方法發現錢幣 ((公正的錢幣)) 擲出公字的比例是 1:1 。這個結論,是有預測用途的,例如我擲一百次錢幣,應該約有 50 次公、 50 次字。但是,這是否證明甲結論為科學的?未必,要看看甲是從甚麼方法獲得此結論。如果甲是從觀察及統計每次 1000000 次擲錢幣的實驗,而獲得此結論,這就完全合乎科學的定義。但當甲是用神打方式獲得此結論,就是不科學的,因為神打不是「系統性的分析知識,或使用規定的合理方法」。為何我們需要科學化的方式獲得知識?就是因為長遠而言,科學獲得的知識較站得住腳,因為可驗證也可否證,去蕪存菁,亦因此會更長久。邏輯的境況雷同。
但玩過電腦 Backgammon 之後,就知道為何人們會接受非科學和非邏輯的事。電腦 Backgammon ,會分析現時的棋局,再分析出「最正確」的行法。我偏向相信電腦的分析,因為電腦是用機率、運籌學、統計學等等方式獲得結論。但是我不是每次都相信電腦的分析,有時我都會靠「棋手的直覺」行棋,而獲得的分數會較電腦計算出來的行法為高。電腦會覺得我的行法是「錯」的,何解?
因為電腦計算出來的行法,是長遠為正確的,即是當我重覆這棋局無限次,我根據電腦的行法,致勝的機會是較高的。但問題是,我一生可能只會遇見這個棋局一次,我只會計較今次棋局的輸贏,而不是無限局同樣棋局的輸贏。例如我大落後,只要獲得 4 分可以即反超前。我知道今次這樣這樣行,有 90% 機會即輸一分、 9% 即輸兩分及 1% 即贏 4 分。這一步的期望值是最低的。但是沒有其他步法,是可以贏 4 分。邏輯上,我應該不行這步棋。但是我還是會搏搏那 1% 即贏 4 分的機會,因為反正都在輸。如上,因為我的眼光,只是這局棋,而不是長遠。 ((正如賭錢,科學化的計算知道莊家長遠是必勝的,因為賭博遊戲閒家的勝出率非常低。但是人們都會去賭,點解?因為賭仔的心態是,嬴錢走人,而不是與賭場磨爛蓆。))
想到這裡,就開朗得多。為何人們會接受非科學或非邏輯的東西,而不去接受更長久的知識?就是因為普世人的眼光,只在於今生,有些或會想到來世是否合用。而不會去想來世的來世,或來世的來世的來世...更加值得我們關注的,不是來世,而是後世,即我們的子孫下一代。一個人的個人信仰是否長久我管不了。但教育很重要,教育的知識一定要夠長久,才能繼往開來,傳承下去。那麼向學生灌輸偽科學是不是很不該呢?


Powered by Jekyll and profdr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