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den wir Helden für einen Tag

Home | About | Archive

立會選舉一張圖

Posted on Sep 9, 2008 by Chung-hong Chan


以上一張圖是以實在數據,展示各大吹水名家所指,今次泛民配票成功,獲得更多的地區議席。
單看圖你一定唔明。我亦故意這樣,否則沒有教育意義。
這張圖的兩個 delta 值,是指 2004 年至 2008 年的變更。 y axis 是一選區泛民獲得的議席比率變更。 ((由於席數有增減,只能計算 percentage 才能比較)) x axis 的,是一個較難明的數值,叫做 Shannon's index of evenness 。我想沒有太多人會想到這樣分析,我學習這個指數,是從生態學課堂學的。不知道用於選票是否正確。
先要講甚麼是 Shannon Index ( H' )。 H' 常用來量度一個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 Biodiversity )。發明這個指數的人,不是生物學家,而是一個數學家叫做香農( Claude Shannon ),也稱為「訊息理論之父」。 H' 用作量度「訊息熵」( Information Entropy )。以生物多樣性作例,如果一個生態系統,物種多,而每個物種的分佈平均,我們叫做高生物多樣性,而 H' 亦會高。計算方法請參考維基,簡單說法是將每物種所佔比例乘所佔比例的 Natural Log ,再將所有物種的數字加總。所有數字可參考這個試算表
可是 H' 受物種的數量影響。一個生態系統物種數量有 n 種,那麼該生態系統每物種的分佈完美平均, H' 會等於 ln(n) 。如果只想量度系統的分佈是否平均,忽視物種增加的影響,會計 Shannon Index of evenness ( e' ),是以 H' 除以 ln(n) 。分佈愈平均, e' 愈高。
轉換到選舉情況,生態系統是一個選區,物種數是名單數,物種所佔比例就是該名單獲得的票數比例。
從圖中所見,九龍西及九龍東,2008 年的選票的分佈比 2004 更不平均( delta e' 是負數),泛民在該區所佔的比例下降。而 2008 年港島、新界東及新界西的選票分佈比 2004 年更平均( delta e' 是正數),泛民在該區所佔的比例上昇。
為何會這樣?因為建制派是很少分開名單參選,他們一條名單獲得高票才可增加議席。即是他們想見到的結果是選票壟斷,即 H' / e' 低。他們現在不能再於比例代表制獲利,與泛民主派起初組織嚴密、而支持度又高的時期一樣。泛民現在的策略時增加名單,即增加 H' 之餘,也望 e' 增加。 e' 可以配票增加,但也可以是上帝在打骰子。 e' 增加,可令泛民名單更有機會拿尾席。今屆選戰,建制派已經試圖解決。例如以梁美芬排頭出選,結果以最少額入局。如果民建聯或中聯辦醒目,下屆認將民建聯主將分開名單參選,例如曾鈺成和蔡素玉、譚耀忠和張學明。只要配票得宜,可包保兩人入局,無需「危危乎」。只有 2004 年民協馮檢基及廖成利分開出選,又不配票,才會失敗。

p.s. 今日明報社評,出現一句傻話:

另外,在政治光譜被認為極右的社民連,是今次選舉的贏家,取得3個議席。雖然他們的激進手法,惹來不少非議,但是他們得到一定支持,卻也是事實。

社民連是極右?不會分左右,卻寫政治社評,好搞笑。


Powered by Jekyll and profdr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