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窮,因為有不同的僓。欠了的債,要用一生去還。甚至因為還不了僓,而要賠命。
Everybody's looking for something .
我坦然自已己經做到心如止水。甚至達到一個消費等於罪惡的心境,這個測驗答案十之有九是答「經常」。一生工作,只為還一條一生還不完的債。生活質素和品牌崇拜是有產人仕的玩意,也釵]為我無產,不合出席mac meetup。娛樂,也只有自己和自已玩Domino,以及看書解悶。玩樂時間,會不想再去玩,再打開電腦到www.jobs.gov.hk。
還債,就要找工作。很久之前已經開始找,因為日間仍要上學,每找一份工,就要失望多一次。
不是我不去找,但找來找去,都是通宵的清潔工或者加油員等等工作,可惜這些低技術工人職位,不是請夠人就是因為我太幼齒。做一些短時間的工,因為住得遠,車費都蝕埋。
我不想去怨政府,怨肺炎,沒用的。應該怨自已廢先。
沒有似樣的學業成績,沒有一技之長,沒有像樣的工作經驗,甚至沒有像樣的工作時間,令我求職之路,每見難行。
廢炎病患者,沒有Bargaining Power。發現此病病患者,其中一個病徵,是肚餓和失眠。
我想,我要避免再打這一類的東西,避免那種Appealing to pity的感覺。好,以下是偽樂觀報告。
※ ※ ※
但對於我這類人,有何值得樂觀。
之前常常在想,非洲國人一樣生活,為何我不可以?
將生活質素減到最低最低不就可以了嗎?
我的生活質素,如果被一兩年前的自已看到,都會覺得是在苟活。
打開《金剛經》佛經,某一頁某一節是「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無
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未w。
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講緊乜?唔明(就呃你o既)。總之一句:得成於忍。
03:30 - Wednesday, Apr. 09,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