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香港原來有幾間新生兒深切治療部(NICU),而新生兒深切治療部是公認成本效益最低的部門,要用最高的人力物力,去救一些有先天殘缺或不足月、不足磅的新生兒,救治後的新生兒,長大後很大可能出現後遺症。早前本網誌已經提出過相關的討論。
日月報報道,瑪麗醫院兒科新生兒深切治療部主管藍章翔醫生主導一個計劃,就是將香港的多家新生兒深切治療部,集中為三所,分別是兩大教學醫院瑪麗和威爾斯,以及九龍中龍頭醫院伊利莎伯。 ((也即我工作的醫院,新生兒深切治療部可能會關閉...)) 昨日這個計劃出爐,而藍醫生亦宣佈退出公營醫療系統,投向私營市場。
這個集中化處理新生兒深切治療部的做法,明顯是參考自澳洲。在澳洲,只有教學醫院才有新生兒深切治療部,一般地方醫院如有出現先天殘缺或不足月、不足磅的新生兒,需要運送到教學醫院治理。
我偏向支持這個新生兒深切治療部集中化的建議。但最近幾個月,這個計劃引起很多的爭議。例如有個別醫院反對這個計劃,原因是這個計劃令醫療成本最高的新生兒深切治療從該醫院消失。在醫管局的制度下,山頭處處,要在這個山頭主義的系統中爭取資源,就只有留住這些高醫療成本的部門。在這個爭鬧過程,我不能說是身於風眼中,但最少是風眼在我身邊略過。我曾經被負責有關計劃的人仕委托,去找資料支持/反對有關計劃。
醫管局行政總裁蘇利民來自澳洲。在澳洲,每個城市公立醫院的服務是十分專的,病人很多時要乘車到其他都市接受特定治療。蘇利民也許認為,香港比澳洲還要細,只是一個千多平方公里的小島,交通便利,行澳洲那一套不是會更加成功?可惜,醫管局的醫院聯網,缺乏一個系統,每醫院沒有專職。每區一醫院,每醫院有近乎相同的醫療服務,可能是香港市民所要求的標準。假定你住元朗,醫生要你做物理治療,你根本預計只會在元朗區的醫院接受治療,最遠你只會接受去屯門醫院或北區醫院。假如有一天,整個新界西聯網都不提供物理治療,要搭車到沙田威院或者油麻地廣華才有物理治療做,病人勢必媽媽聲,甚至找來香港病人權益協會幹事彭鴻昌就這個 case 向傳媒說三道四。早前因為九龍區產科迫爆,產婦要到新界西生產,所引起的負面報道已經模擬到病人對公立醫療的期望。
公立醫療根本必需改革,既然醫療融資方案爭議巨大,而市民又日益不能接受公立醫院醫療質素下降,我認為醫院專門化,將過多重疊的部門關閉可有效降低醫療成本。唯市民需要接受,慢性病長期覆診有可能要誇區看病 ((既然有人可誇區選校網,為何不可以跨區看病?)) ,或許社會福利署可為低收入家庭提供交通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