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bout |
Archive
盆菜
Posted on Feb 23, 2007
by Chung-hong Chan
盆菜食到人肚痛,問題不是盆菜本身,而係盆菜走了一個錯誤的發展道路。
- 盆菜本來是在大時大節,同村阿叔煮盆菜,之後即煮即食的。農曆十五條村祠堂點完燈*,之後即時盆菜宴大快朵頤。好像是阿媽煮晚飯你食,是很新鮮、還是熱的。現時的盆菜走了像Pizza hut外賣自取的路向。Pizza和盆菜是兩回事。盆菜是有汁的,汁是細菌最喜歡的Substrate。盆菜又不能像雲吞麵那樣,可以汁、麵、雲吞分開外賣。外賣盆菜運送時,又不會一直的暖著。要是那些汁由熱轉為室溫,空氣中的細菌就算降落到汁都不會被熱死,盆菜汁又充滿營養。只要汁轉成室溫,細菌就會快速繁殖。要是運送時間有一兩小時,汁就會充滿細菌,以及由細菌發放出的毒素。就算返熱,可能可以殺死細菌,但不能排走毒素。
- 盆菜本來是粗菜。圍村版本原來只有六款食物(南乳豬肉、門鱔乾 、蘿蔔、魷魚、枝竹和豬皮),這些東西不容易變壞,本身很難有菌。現代版本為了將盆菜包裝成高檔次的食物,加入了一些無關係的食物,例如連頭的蝦、蠔、海味如元貝、雞等等。這些東西都很易有菌,由其是未有好好煮熟的時候。盆菜原版的食材,是可以不停煮都不會有明顯的味道、質感的轉變,而且愈煮愈入味愈好吃。但是蝦、蠔煮得太熟會沒有鮮味,雞煮得太熟口感不好,故此就選用了「隨便煮煮」的處理方法。但這方法,不能將細菌完全殺死。最要命的將會是,本來殘留在食物的細菌轉到汁處大量繁殖,最後所有食物交叉感染。
- 最後一點是有關攝食者。盆菜的食客由圍村人轉到城市人。圍村人傳統上比較窮,食慣一些不太整潔的食物,可能腸道抵抗細菌的能力較強。城市人比較富有,教育也比較好,食慣比較乾淨的食物,也一直比較關注食物衛生,也因此腸道抵抗細菌的能力較差。
* 傳統圍村每年都會點燈。點燈的意思,是指對上一年出生的男丁,要在點燈的一日將男丁的名稱寫到族譜。進行完這些儀式之後,會食盆菜。
Powered by Jekyll and profdr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