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當大家沉迷於天星碼頭應否拆去(而事實上已經拆去),報紙應該不會報道以下的新聞:有長江女神之稱的白鱀豚,已經不能再在長江找到,宣佈功能性絕種。
在漢朝,長江曾經有五千尾白鱀豚,到1950年進行普查都仍有六千尾,但卻在2006年宣佈絕種。期間56年,到底有甚麼原因會導致牠們的滅種?
原來在大躍進時代,當時曾經大量捕殺白鱀豚,作為皮包的原料。至1979年中共宣佈白鱀豚頻臨絕種。1990年仍能發現約三百尾,可惜又因為工業發展長江出現大量工業毒素,進一步減少牠們的數量。此物種的最後一口棺材釘,是長江三峽工程展開。展開之後幾年,仍能發現幾尾。當大壩注水之後,即時絕種。
有人會問,科學昌明,起個保護區不就可以。原來中共大學曾經有這樣做過,試過捉了幾條白鱀豚回大學養,可惜牠們會絕食死亡。
保育,不是拆去之後再興建。因為有些東西,是可一不可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