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den wir Helden für einen Tag

Home | About | Archive

如何改變公私醫療失衝現像

Posted on Jul 20, 2005 by Chung-hong Chan

現時公私醫療的比率約為九十五比五,而醫X局年年鬧赤字,每一個人想到的解決方法就是將公立醫療病人轉向私家醫療系統。公立醫院的務服負擔降低,財赤才有望解決。
無可否認,香港的公立醫院服務其實十分價廉物美。除了管理有問題之外,前線醫護人員加上先進的器材令我們公立醫院服務可信賴。今天明報的社評指香港的醫療系統有嚴重社會主義色彩。我們看看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就是我們祖國大陸。有一次我問某一位大陸來的兒科醫院主管,他說他的醫院一層近五十個床位夜班只有五六個護士。一個護士可能要睇十張床。香港一個護士睇五張床是不合乎服務質素要求的,而且香港公立醫院是鬧護士荒的,永遠都不能聘請足夠的護士。我們的公私醫療比率,甚至比真正的社會主義中共更加要高。
我這樣說的意思不是指公立醫院應該降低服務質素。公立醫院開設了多種服務,要關閉社會一定反彈。進一步減少醫護人手,令醫護人員工作壓力進一步提昇,也都只會進一步降低服務質素,甚至觸發另一次「逃亡潮」。
其實只要醫局有錢,九十五比五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數字。只要有一支更加勁的水喉射住醫局,九十五甚至九十八也都不是問題。可惜我們缺乏這支水喉。
現時醫局的水喉主要是政府稅收。每位納稅人供稅一百,有二十二元是補助公立醫療系統的。明顯,這大比例稅收根本不能補足醫局那巨大的醫療開支。政府提出的方案只是節流,關這個急症室、推人去私家醫療系統,但沒有提過管理層的改革。整個計劃不提開源。香港稅基窄,已經沒有可能再增稅。
醫療融資方案,至今都是得個講字。我個人支持強制醫療保險,反正已經有強積金的前車可鑑。可參考強積金模式,僱主供一舊,僱員供一舊。僱主應該供款,原因是他們可能為沒有為員工提供完善的醫療津貼。每人每個月比兩舊水,一年都儲了二千四,再加上穩當的投資,已經是八次普通科門診的成本,又或一次專科門診的成本。這條路應是可行的。對於供款的市民來說,其回報比強積金更明顯,醫療保險不會如強積金要等到六十五歲才可使用。人幾時都有可能病,病就要用到醫療保險的錢。當然,以洗腎等等高成本的醫療服務(每年成本二十六萬),仍要用稅收包低(基於公眾要同情病患者),但現有醫療保險承擔部份費用,也應可減低財政負擔。
低下階層有安全網保障,中產一方面要納稅補助低下階層的醫療所需,比有強制醫療保險保障自已使用公立醫療的權利。而社會上最富有的人仕他們當然都要納稅補助低下階層的醫療,但他們多數不是公立醫療的使用者。

我需聲明,我不是社會學家或者公眾醫療專家,如果大家覺得我想法太天真,大可一起研究指教。要屌的話,請高抬貴手,唔好屌得太大力。

Powered by Jekyll and profdr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