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den wir Helden für einen Tag

Home | About | Archive

80後

Posted on Jan 6, 2010 by Chung-hong Chan

我都講 80 後,就像將那句已近 cliché 的「潮語」-升 le ,時常掛在口邊那樣。
80 後將快成為另一個 cliché ,但是 cliché 都有意義。 80 後成為了一個現象,又或者一個風潮,但這是一個怎樣的現象及怎樣的風潮呢?
80 後是不是一個社會現象?就像呂大樂教授都在著作所言,他的四代港人理論,都沒有科學驗證。當然,也不能訴諸無知,指不能以科學證明其不存在,就指四代港人理論不存在。說 80 後是一個潛在的社會事實 ((涂爾幹所言的社會事實,是法文的 fait social ,而不是中文望文生義的粗疏膚淺解釋,即任何在社會發生的事實就是「社會事實」。涂氏的社會事實,是要經過觀察、剖析,經過一大輪的分析、抽離其他因素的影響,才能稱為社會事實。因為經過處理,社會事實有外在意義、制約意義、廣泛意義及獨立意義,亦因此才可稱一個事實具有社會意義。)) ,似乎又說得通。但奇怪的是,涂爾幹認為,潛在的社會事實是要經過實證去證明其存在,例如涂氏鼓勵使用統計分析法。但是,80 後作為潛在的社會事實,好像沒有甚麼後續社會學研究,但口水就過多。口水過多,正是因為沒有甚麼後續研究, 80 後只成一個虛浮的概念。否定者可以繼續說 80 後不是一個社會現象,支持者可以說自己身受其害。講來講去,只是更多的口水。
在我看來,80 後暫時似是一個傳媒現象多於一個社會現象。 80 後的定型,例如激進、不信政黨、主動參與、欠缺機會等等,都是傳媒所套落的。無論是用作解釋一個 norm 或是 outlier ,傳媒每每喜歡找一個 convenience 的原因。例如氣溫由 33 度降至 23 度,有人死去,會歸類為凍死。這個是最 convenience 的原因。要去解釋部份「 80 後」的政治狂熱情緒,最 convenience 的解釋莫過於其年輕及其出生日期。但奇怪的是,呂智偉或陳一諤的言論,又沒有因為其年輕而被傳媒解話為「 80 後」。或者因為有另一個更加 convenience 而且奇情的解釋,就是共產黨的滲透。
80 後作為一個傳媒現象,都有其多維的解釋意義。例如社會出現一批自發性的激進人士.無論其年齡是否能夠界定為「80 後」,已經映照出包括泛民在內的人進入建制後的僵化,根本不能爭取任何的東西。而 80 後以一個年齡階層作為主角,爭取傳媒的話語權,亦能加速香港的世代交接,也未嘗不是好事。
我實在建議, 80 後應該轉為一個社會事實的去研究,才對社會有益。社會學家不妨對 80 後進行深入研究,例如從社會風氣轉移、人口結構、性別分化、經濟系統、政治氣候等等,分離出一個純淨的「 80 後」事實,似乎更可活潑的去論述包括我在內的這群未來主人翁。


Powered by Jekyll and profdr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