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den wir Helden für einen Tag

Home | About | Archive

Decoding Buddism

Posted on Jul 19, 2002 by Chung-hong Chan

還記得昨晚講過結果的再造性嗎?

柏克萊大學因為Uuo 118的結果不能再造而自我推翻,證明自已是錯誤的。

昨晚和女友電話中討論宗教的問題,但主要是有關佛教和基督教(廣義的基督教,不是單指新教。)而我自已本身,沒有信奉任何宗教,我只信我自已。

這個世界的存在,人本身最應珍而重之的是甚麼?

不是神,不是亞拉,而是人自已本身。基督教就是將焦點放了在上帝,那是不是只要有一個只有上帝存在的世界而只有罪惡的人消失,這樣便是最完美?

我只能視耶穌,穆罕默德和佛佗等,都是一個哲學家,他們提出了一套哲學思想。我們根據這個哲學思想,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更快樂,社會會更為安定。

假 如是這樣的話,我們根本不用受浸,割禮又或者出家焚香等等充滿神秘色彩的儀式,只要我們根據耶穌穆罕默德或者佛佗的想法,我們的生活都會更美好更快樂,社 會會更為安定。再者,他們本身提出這個哲學理論,本身亦不包含這些儀式。當時沒有這些儀式,這些「先知們」都能使用該種哲學思想。

沒錯,這就是結果再造性的問題。

假如接受了宗教本身只是一種哲學思想,那我覺得當中含有最多內容的是佛教的理念。因為佛學本身指出的,是我這篇文章最開首的那句話:「人本身最應珍而重之的,是人自已本身。」

這種教沒有神,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是神,強調自我反省和制約。而且佛不是世界上每事的解釋。另外,佛教的理論,也不排斥異教徒。這種思想,其實十分理性。

可 是,當佛教傳到中國,增加了不少迷信色彩。焚香、拜佛,根本已經成了另一回事。佛教最簡單可分成兩個大派,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梵文分別是 Mahayana和Hinayana)。乘是指船,船能渡人到大悟的彼岸。小乘強調「自渡」,只要自我解脫便成。這是傳統佛教的思想。至公元一世紀出現了 另一派,名為大乘,主張普渡眾生,人人皆可成佛,佛教的影響也因此擴大到社會。小乘和大乘的關係,就是「入門」和「應用」的關係。至今,大乘仍流行於中國 韓國日本等地,而小乘則流行於東南亞和中國少數民族區域。

中國佛教一直以大乘主導,而大乘系統又分門八個宗派,分別是天台宗、華嚴宗、三 論、宗律宗、唯識宗、禪宗、密宗和淨土宗,合稱「大乘八宗」。而中國最為流行的是禪宗和密宗。禪宗又因各地習俗的不合,而衍生不同的樣貌。也因此,加入了 焚香拜佛等等傳統的迷信儀式。而這些儀式,根本就掩誘F佛學本身的意義。

中國南方和北方的禪宗佛教都有不同的面貌,北宗是以佛教經典為主,要求打坐修練,人才能成佛,故又名為「漸悟派」。而南宗卻認為人本身都有佛性,以無念為宗。只要「心性本淨」,只要「明心見性」,人人都能成佛。故南宗又名「頓悟派」。而中國佛教又以頓悟派為主導。

可能大家聽過這兩句話,但你可會知道這兩句話的意思?

「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有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兩句話是十分知名的佛偈。到底兩句話那一個說法較為正確?還是兩者皆不正確?

請珍惜自已的思想,不要盲信任何一回事。要自已想過正確,才能相信。不要因為交朋友又或窨任何利益而信某人的理念,又或者被迫。

由始至終,我都不是佛教徒。我在佛教學校讀過書,但沒有被迫去修佛學。以上的內容,是我自修回來的。

哎!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14:33 - Friday, Jul. 19, 2002


Powered by Jekyll and profdr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