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猛鬼。

感覺就像最後一場大場面,爆玻璃。

不過是魚缸爆玻璃,流水出來,水好快流走了。

有人說某些電影或者音樂,就像飲完一杯清水,沒有感覺。

這套電影,就像打破了那杯清水。

其實不是一套爛片,在氣氛方面是不錯的。那玻璃屋的場景也不錯。

但 最正是第一場的爛車場。完全有驚悸的感覺(我只是指那個場景,不是劇情)。令我想起我認為最經典的恐佈片「德州電鋸大屠殺」(The Texas Chainsaw Massacre, 1976,我改名電鋸,也是受了這套經典Trash Movie影響)那種黑暗破爛原始的場景。

咫 尺閃靈的Steve Beck,今次仍是用那種閃鏡去製造緊張的氣氛,但今次似乎太不Work。選角也是一大問題。在莫札特傳(Amadeus, 1984)中做Salieri做得幾出色的Murray Abraham,今次做富商Cyrus。嘩!完全無戲交出來,就像背稿子一樣。在舒特拉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1993)中做Helen的Embeth Davidtz做的所謂靈體回收者,做變節者,但很犯駁。那一段奇怪的變節,真的令人無可適從。在奪命狂呼(Scream, 1996)中,做Stuart的Matthew Lillard,又是另一奇怪的角色。但無可否認他是全片最出色的角色。而飾演管家Maggie的黑人女演員,是一個新人,但她的演出也很出色。

我Expect的Graphical Violence,沒有。

片長只有九十分鐘又是另一問題。令那個打爆杯清水的感覺更強烈。假如長一點,試圖解釋一下不同鬼成鬼的原因。可能會更好。到最終,那些鬼只像遊戲中的怪獸般,職責只是攻擊主角。完全沒有個性。

我一路看,發現情節好似很熟似的,好像以前看過,回家上上網查查,發現原來我的感覺沒錯。

原來這套電影是翻拍的,我看過一九六零年的黑白版本!

但今次想將同一個故事,做到好像續集似的。但其實劇情都一樣。

只是上次的養鬼者叫Dr. Zobra,受害者是Cyrus。

而今次的養鬼者是Cyrus,受害者是Arthur。

好正的是,我記得在圖書館借這套電影的DVD來看的時候,有一幅藍紅立體眼鏡在裡面。播片途中,會叫你帶上那幅眼鏡,便可以看到鬼!

就像電影的情節一樣,帶眼鏡見到鬼,不帶眼鏡甚麼都看不到。

幾十年以前看電影真是好玩!

下一期要看的電影是ET!

找一間靚聲靚畫的電影院。

買東西給女孩子,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比我星期一要考的Immunobiology更深奧。有兩個因素要考慮:她是否喜歡?我懂不懂得去買?其實我覺得,還有第三個因素:她有沒有用?

我是一個實用主義者,也因此而被人話我一點都不浪漫。

我知道妳喜歡一些可愛的東西,但當我知道妳自已買這些東西已經買到整間屋都放滿了,有些更買了都不知道放到那裡去,我想再買這些東西給妳,似乎不太合適。再加上我不太懂得買這些東西。

知道妳對電影有興趣,而那又是妳最喜歡的電影。

折開來看看吧,那是特別版來的,美國進口,多了三十分鐘劇情。

喜歡和妳手拖手行街。
喜歡那張我不小心閉了眼的貼紙卡。
喜歡那張沒有選到但我們雙手打交叉的相片。
喜歡那隻生日Bear。
喜歡今晚和妳過的一晚。

最緊要的是,

我喜歡妳!

(委咩屈呀,傻啦。)

01:51 - Saturday, Feb. 23, 2002